视不见物,谓之目盲,则为阴脱之候也。虚者即愈,实者三日复发,复与不愈者,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茷芩支饮则喘满不得息,水在胸肺也,更兼心下痞坚,则水盘结连引膈间,故曰:膈间支饮也。
沈明宗曰:此支饮上溢而呕之方也。详见『伤寒论·太阴篇』篇内,不复释。
火形赤明,小面五锐,反露偏陋,神清主贵。此五者,指水气等胀为言,故俱不喘咳也。
若非言謇风病而三言三止者,是故为诈病之态也。膈上病,痰满喘欬吐,发则寒热,背痛,腰疼,目泣自出,其人振振身□剧,必有伏伤饮之病,留而不去,谓之留饮;伏而难攻,谓之伏饮。
服后心烦者,以苦酒止汗太急也,盖汗出于心,急止之,则不得出,故心烦也。但沉为正水,而正水乃阴盛阳郁,脉必沉极,若陡见浮起,是真气离根之象,故曰:水病脉出者死。
李□曰:人目以阴为体,以阳为用。妇人怀娠六、七月,脉弦,发热,其胎愈胀,腹痛恶寒者,少腹如扇,所以然者,子藏开故也,当以附子汤温其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