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曰∶热则生风,风生痰。凡弱女之得生,皆先生力也,向非先生卓有定见,专治其本,而其末自愈,则奄奄一息之躯,岂堪杂剂之攻击哉!其为丘中之骨,盖必然矣。
入肝则面青眼窜,用柴胡清肝散。若喘而气短者,脾肺气虚也,用异功散补之。
后自服清热化痰等药,更加弄舌,余用异功散加钩藤钩而安,又用六君子汤而愈。一小儿咳嗽恶心,塞鼻流涕,右腮青白,此脾肺气虚,而外邪所乘也,先用惺惺散,咳嗽顿愈。
每服一二十丸,米汤下。若夏至后,吐泻身热,或吐乳泻黄,此伤热乳也,用玉露散之类。
一小儿巳午时发热惊悸,发时形气倦怠,面黄懒食,流涎饮汤。不信,另用滋阴丸,痰热益甚;服四物、黄柏、知母之类,饮食日少;服二陈、青皮、枳壳之类,胸满吐血;服犀角地黄汤,唾血不时,大便频数。
余述丹溪先生云∶肾主闭藏,肝主疏泄,二脏俱有相火,而其系上属于心。后饮食不节,寒热吐泻,用异功散、柴胡、升麻而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