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蚌炙水治汤火伤甚效。 候火消三分之一,去火待冷,取出如镜面光明红色,在瓷钵内细研,蒸饼丸如米大。
虽有治目翳、中脘疼痛之功,惟藜藿庶可应用,终非膏粱所宜。独走方铃医自为一科。
河豚子必久渍锻石水中,而后煮食,曾见水浸一夜大如芡实也,中其毒则唇舌麻瞀,头旋目眩,足不任履,行步欹侧,急宜探吐,随觅荻芽或芦根,捣汁灌之。尝读仓公传及六朝褚生列传,与近代苏、沈所纪,见证处方亦都暗合,可见铃串流传远有端绪,抑亦画山水者,同能不如独胜欤!同里赵恕轩先生纂《串雅》一书,盖尝遇铃医之贤者,不私所得,悉以授之。
予尝试用,垢虽去而衣易毁、纸易脆,仅供一时之用。感风头痛,鼻流清涕,用荆芥汤茶清调下。
乌背者其味最美。 小儿丹毒诸热毒发,寒热不歇,狂言妄语,头上无辜发竖,虚痞等证,天行热疾,咽痛及虚劳咽痛,饮之立效。
羊胎炙干入药,亦能补人。可服,可摩,但不可作灯,烟气熏目,使人不能远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