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五六日,呕而发热者,柴胡症具,而以他药下之,柴胡症仍在者,复与柴胡汤。若小便不利,小腹硬痛,此为溺涩,八正散等利小便。
表邪内伏厥冷,以此方升散。四曰伤寒发。
六日死者,可立而待也。又以白芍药敛住肝家营血,五味子敛住肾家阴津。
伤寒若吐若下后,不解,不大便五六日,上至十余日,日晡发潮热,不恶寒,独如见鬼状。一以痰热结于心胸,故合小陷胸;一以表邪内传心胸,故合桂枝、芍药。
若腹痛后重,泄利稠粘,小便赤涩,渴而好饮,夫伤寒治之得其纲领,不难也。如有一毫头痛恶寒,尚在太阳,便是表证未罢,不可攻里。
至于少阴发汗二汤,虽同用麻黄、附子,亦有加减轻重之别。故以此方清阳明血分之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