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详申厥阴藏厥之重证也。然不但此也,少阴病下利清谷,面色赤者吴人驹曰:有协热下利者,亦完谷不化,乃邪热不杀谷,其别在脉之阴阳虚实之不同大汗出,热不去,内拘急,四肢疼,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,四逆汤主之。
又曰:或问既下利矣,则热气得以下泄,何由而致谵语有燥屎也?血属阴而为内守,故曰守空。
凡厥阴病,必脉细而厥,以厥阴为三阴之尽,阴尽阳生,若受邪则阴阳之气,不相顺接,故脉细而厥也。用葱白而曰白通者,通其阳则阴自消也。
少阳、阳明病多,则以大柴胡汤和而下之。脉弦细,少阳之脉也。
盖其人之邪,因屡下而深入,若表证未罢,必先用小柴胡和其半表,而后可兼攻其里也。太阳、少阳并病,心下□而眩者,少阳也;颈项强者,太阳也。
言表邪去而入于里,所以外无他热,而内则烦躁也。阳虚故四肢扰乱失所倚也,以独参汤救之;汗多者,以参耆汤;厥冷者,以参附汤治之。